
✦與三位香港視覺藝術家的越界實踐,以文學介入藝術評論
✦模糊創作與評論的界線,探索藝術書寫的可能性
《浮白》為作者張煒森以隨筆與小說形式來進行藝術評論的文集,全書分成〈平行世界〉、〈擬聲詞〉及〈光與沒有光的所在〉三個篇章。作者跟三位香港視覺藝術家余偉聯、勞麗麗、張子軒合作,透過訪談及評賞他們的藝術實踐,改變藝術評論固有的形式,變調成可讀、可寫性的故事與隨筆。模糊藝術創作與評論的界線,探索藝術書寫的可能性。既以書寫回應他們的作品,亦在書寫的過程中,恍如跟三位藝術家在平行時空下進行了異質創作。
內裏不同的角色的主客關係正在消融,張煒森正在開始他作為寫作人在藝術世界的一趟冒險旅程。藝術評論可以怎樣寫?後設寫作對原來的文本可以增補些什麼?又或者延續他人創作的創作如何找到自我主體性?藝術家、觀察者的角色不斷在置換,讀者也可變成作者。
──陳育強
張煒森不一樣的藝評文體《浮白》將觀看、閱讀、書寫、敘事和創作的藩籬打破,打開層層相接的想像,能讓讀者沉浸於不同意義的思索。
──譚偉平
小說部份不應只被視為藝評內容的補充,而是這種跳躍的形式本身,帶來閱讀本書的歡愉(及痛苦)。觀看三位視覺藝術家余偉聯、勞麗麗、張子軒的藝術創作及其評論,同時閱讀張煒森的小說,非線性的交錯讓讀者碰壁,誘導讀者創作自己的閱讀路徑。
──周俊輝
「浮白」作為整個計劃的名稱,引自《說苑.善說》中「飲不釂者,浮以大白」,我取其現今「暢飲」的說法,希望能在藝術家合作過程如暢飲一樣痛快。更希望按自己的主意,讓藝術評論與實踐交匯,藝術書寫中再生的弦外之音,能清楚明白地浮出地表。
──張煒森
作者簡介:
張煒森,畢業於嶺南大學中文文學士、香港中文大學視覺文化研究碩士。Art Boundless創辦人之一,現為「國際藝評人協會香港分會」會員,現任《字花》編輯,並從事策展、藝術評論、創作、推廣等工作。策展項目包括「張三李四收藏展」(大館,2018)、「藝術在大南」(合舍,2019)。獲香港藝術發展局2016藝術新秀獎(藝術評論)。
對於藝術,只有喜歡。現時只想單純地詮釋藝術,然後加以保存及傳頌。
目錄:
推薦序 周俊輝
自序 —— 天意昭炯 我自獨行
第一冊:平行世界 • 余偉聯
藝評對評藝
鹿特丹餐廳
牛與鬼
今宵多珍重
藝術家簡介
第二冊:擬聲詞 • 勞麗麗
莉亞森與娜塔莉的凝視
冰川
候鳥
藝術家簡介
第三冊:光與沒有光的所在 • 張子軒
光與沒有光的所在
前言
有關偏色
植物筆記(一)the gathering
有關偏色(二)
植物筆記(二)velvet island
有關圖像
植物筆記(三)muted light
有關靜謐
植物筆記(四)see you until next time
如常
藝術家簡介
參考書目
書名:《浮白》
作者:張煒森
編輯:施美婷
美術設計:秦啟峰
校對:何健欣、霍玉英
出版社:水煮魚文化
尺寸:140 x 200 mm
頁數:228頁
定價:HKD 9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