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除了置換,還有社會的分化,兩極化的身份認同,像一個軀體被撕開兩邊。另外,香港一向和地方很扣緊,倘若香港人開始流散,這個「身體」又處在不同的狀態。這個身體能否分解?分解後多少還是它自己,又會否帶來新的可能?」
——潘國靈《在焚毁中的城市談創傷和堅持——韓麗珠、潘國靈對談》
精彩內容包括:
專題「修行者」
- 訪問以健身結合文藝的組織「POWWOW」,以巴西柔術感受埋身搏擊,在亂世走出一條強身之路。
- 邵家臻與石牆花一直關心囚友,在城的另一端,他們失去自由並盼望重生。在艱難的時期,邵和其他友好依然關心在囚人士——「攰了,傷了,貼塊膠布就好了。」
- 《五夜講場——學人串社科》其中一位主持黃宇軒,在香港散步拍片,成為一時潮流。一邊散步一邊思考人生,真的懷疑人生就去散步。
- 林振東與李卓媛以攝者身份,分享在記錄真實時的感受,以及拍攝者的位置。在新聞攝影中,記者面臨的危機和自身安全的衝突,造就了不少好的攝影作品。
- 三位鮮浪潮導演:黃嘉祺、劉健鴻、麥詠楠,分享了參與第十五屆鮮浪潮國際短片節的拍攝經驗。他們以年輕導演的視角,拍出另類的電影短片,另覓電影路。
自救團
- 《字花》為大家帶來自救索引,受傷後仍要看書看漫畫看電影。
- 蔣曉薇的受傷後備忘,向大家提議療傷之道。
- 鄒芷茵預想末日前的待辦事項,以平靜的態度看待生死。
- 陳夏民分享身患大腸憩室炎的經歷,抒發對人生面對無限、未知困難的哲思。
- 藍橘子書寫與焦慮的對話,將私密而真誠的想法分享給大家。
待旦書
- 呂穎彤書寫在花蓮的生活、遇上地震,令她反思生命死亡和誕生同屬自然的道理。
- 蘇朗欣書寫給將會入獄的兄長,雖然全文都調侃兄長,但是關心隱藏於文字之間。身在異地的她為此感到無力,就如大多已經移民的港人,只能勉勵家人堅持到天明的一刻。
- 楊焯雋與朋友的信件,寫出對暴雪遊戲的回憶,從前為了「Gameplay First」的暴雪已變成追逐資本的供應商。即使從前的幻想破滅,作者也勸喻朋友不忘初心。
- 年年書寫在香港的疫情的生活,由一開始的做麵包,漸漸變為疫下被壓迫的生活,令作者不堪其擾,將焦慮的香港日常表現得非常真實。
- 這次《字花》以「笑死」為題徵稿,有施勁超讀陳滅〈市場,去死吧〉的評論、黃創筠創作一個不準笑的小說世界、詩人萍凡人書寫荒謬的詩。還有更多作者剖析笑的背後……
- 更多精彩內容:訪問柴子文、Yukilovey、wongguyshawn & sumj.chan;沈君怡的畫作……
「當身體發病的時候,它是最有能量。它虛弱的時候沒有力氣去病,但它可以把多年潛藏的病一次過爆發出來,可見它的細胞在打仗。它有康復的希望,即身體各個細胞的能量達至平衡,可以運行下去。」
——韓麗珠《在焚毁中的城市談創傷和堅持——韓麗珠、潘國靈對談》